郑和建文帝有什么联系 建文帝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文思咖 人气:9.67K

在明朝时期,曾经有一场世界范围内的航海拓展,主导人便是永乐帝的亲信郑和郑三保,郑和下西洋给明朝的外交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改革,但在那时却私下有人流传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寻找建文帝,那么郑和建文帝又有什么渊源呢呢?

郑和建文帝有什么联系 建文帝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郑和的身份是永乐帝朱棣的亲信,如果郑和真的带有去寻找建文帝的任务,那么发号施令者非永乐帝朱棣莫属。那么永乐帝为何要下一道这样的命令呢?永乐帝朱棣因不满太祖传位于皇长孙朱允炆,外加上朱允炆上台不久便要削减藩王,于是朱棣带兵谋反,在经历了好几番的相互较量后,朱棣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攻进京师,成为第一任的皇帝。但是一场大火后,只剩下几具烧焦的尸体,已经无法辨认出里面是否有建文帝,永乐帝派出郑和下西洋,应该是带有一定的目的的,于是便有史学家猜测永乐帝因不确定建文帝是否还在世,于是派出郑和下西洋去追捕建文帝。

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传言其实是并不可信的,为何这样的说呢?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在大火之中的尸体中虽然无法确定是否有建文帝,但是永乐帝也无法确定建文帝沿着海路逃跑了,既然无法确定那么为何会派出郑和下西洋呢?

其二、郑和的最后一次下西洋之时,永乐帝早已驾崩,离开了这尘世间,所以如果郑和真的有命令,在逻辑上似乎难以将人说服。

探究建文帝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的惨败的原因,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除了对建文帝最终结局感兴趣,最主要的是探究建文帝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优势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在短短四年后就失败了,而且结局非常悲惨,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究一番。

建文帝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文帝生性软弱仁慈,没有身为帝王该有的果断谋略。建文帝从小接受严格的儒家教育,最讲究仁义道德,他不愿背负诛杀叔叔的罪名,正是这份仁慈害了他。朱允炆在下令削藩之初便下令不准诛杀朱棣,但是行军打仗最讲究就是擒贼先擒王,建文帝未必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由于他的这一命令,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二是建文帝不善用人。他身边都是一群儒生,这些人往往只会照本宣科,满口仁义,根本不懂军事,更没有一个可以任用的武将,而朱棣从小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既锻炼了他的胆识,又在身边聚集了一批忠臣良将,而朱棣手段高明,牢牢笼络住这些部下,终于在靖难之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建文帝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建文帝的统治集团内部不和,当时朝廷内部对削藩之事议论纷纷,流言四起,但是建文帝根本不能知人善任,更不会明辨是非,采纳忠臣谏言,而且由于他的软弱,也不能很好的制止这些言论,从而动摇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根基,给朱棣可乘之机。

建文帝谥号什么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一般为皇帝,皇帝名义上是拥有了最高集权者,也是万众所期待的明主。在一个皇帝百年之后,他将会获得一个谥号。但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之中,却有一个特殊的皇帝,那便是明朝的建文帝。如果有人想知道建文帝的谥号,那么将会得到一个让人十分失望的答案,建文帝是没有谥号的。那么到底什么叫做谥号?怎样的人才能拥有谥号?为什么建文帝没有谥号呢?

首先先解释一下谥号的准确含义。谥号,是东南亚国家中具有一定重要地位的人逝去之后,根据他的生平作为和性格喜好等因素给予的一个称号,这个称号一般代表了评价性,不论善恶。

根据谥号的定义可以看出,具有一定地位的人均是可以有谥号的,这些人中当然也包括皇帝,毕竟他是一国的主宰,很多事情都是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点的,皇帝的谥号不同一般人的,是必须由继任君主所给予的,一般人是不可能给予皇帝谥号的。

那为什么建文帝没有谥号?这的确是令人费解,也震惊了整个明朝。

第一、建文帝的谥号是由他的继任者所授予的,建文帝是继任者是永乐帝朱棣,永乐帝的帝位并不是建文帝所承认的,既然都不是建文帝默认的皇帝,永乐帝从主体资格上来说,其实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第二、建文帝的谥号应该是在他死之后颁布,但是永乐帝攻破京都之时,并没有办法确认建文帝已经仙去,既然无法确认生死,没有谥号也是可以理解的。

建文帝的电视剧有哪些?

现代社会,在各大导演拍遍了现代爱情剧之后,纷纷将眼光聚焦至古代题材,有的希望能够还原历史,令观众们在电视中读懂历史,有的希望能够通过戏说的方式,讲述一个极有意思的故事。于是各大朝代的有名君主纷纷被搬上大荧幕,看的观众眼花缭乱,这时又有一些聪明的导演发现,杰出君主题材太过雷同,新意不够难以吸引观众,在这种思维下,有关于建文帝的电视剧也就纷纷开拍,那么有关于建文帝的电视剧都有哪些,每部电视剧都讲述了什么故事,哪部电视剧最为有名呢?

自1998年以来,建文帝题材的电视剧被搬上大荧幕,直至如今,有关于建文帝的电视剧共拍摄了十来部,但是很多电视剧中对于朱允炆的描写基本上是一带而过,比如《朱元璋》、《皇朝太医》、《名扬花鼓》等,真正完全以朱允炆为主角的电视剧数量屈指可数,其中《穿越时空的爱恋》、《大明天子》、《帝王之旅》这三部是较为有名的。

在这三部电视剧中,每部的风格又不尽相同,《穿越时空的爱恋》纯属戏说,是一部穿越题材的电视剧,女主穿越的背景正好是明朝初期,爱上的男主正好是朱允炆。《大明天子》这部电视剧集历史与戏说于一体,其中新增了许多虚幻的人物。相比而言,《帝王之旅》则显得更为正统、更贴近历史一些,属于一部正史剧。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于以上三部电视剧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尽相同,但单论知名度而言,《超越时空的爱恋》可能更胜一筹。

建文帝的儿子介绍

靖难之变之后,朱棣成了明成祖,然而建文帝朱允炆却下落不明。那么建文帝留下了后代了吗?建文帝的儿子又是谁?史书记载建文帝朱允炆实际上有两个儿子,长子名为朱文奎,次子名为朱文圭。

朱文奎出生之后,朱元璋说:“日月皆终,大凶之象。”于是朱文奎很不讨朱元璋的喜欢。建文元年时,朱文奎被立为皇太子。建文四年,朱棣叛乱举兵进攻南京之后,建文帝不知去向,而建文帝的儿子朱文奎也一起消失不见,很有可能是建文帝带着朱文奎一起逃跑了。

朱文圭是朱允炆的第二个儿子。当时朱棣实行“清君侧”,率领军队攻破南京时,朱文圭只有两岁,后来明成祖将其长期关在广安宫内。明英宗复辟之后,不忍心再将建庶人(朱文圭)幽禁,于是想要将其释放。明英宗当天就奏明太后,但是明英宗身边的人害怕建庶人出来会有变故,但明英宗表示一切看天命。于是英宗下令让建庶人住在凤阳修建好的房屋里,还给建庶人娶妻生子。这一举动是明英宗的明智之举,太监到凤阳宫告诉建庶人,建庶人听后非常高兴。朱文圭被放出来的时候已经五六十岁了,因为他自小就被幽闭在宫中,没有与外部接触导致他连牛马也不认识,实际上跟一个小孩子差不多。不久以后,朱文圭便逝世了。

建文帝庙号是什么

特殊的时期产生了一位特殊的君主,这位特殊的君主又有了一个特殊的结局。这却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之中的一件特殊案例,那便是建文帝的一生的真实写照,建文帝在度过了短暂的一生后,被后世追封了什么庙号呢?提到建文帝庙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建文帝的特殊性的真实反映。

首先要了解一下庙号这个名词的定义,也就是什么是庙号?

庙号形容的主体只能是皇帝,而且是死后的皇帝。简单来说,庙号就是皇帝死后,被供奉于太庙之中的称号,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会有庙号的,只有居功至伟、对整个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者才能有庙号,这个庙号一般来说都是由后世继位的皇帝下旨颁布的。

建文帝由于在位只有短短四年,而后发生靖难战役,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号明目张胆地谋朝篡位,并成功将建文帝赶下了皇帝之位。登基后的永乐帝朱棣,并没有给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颁布任何庙号,非但没有庙号,更是恨不得将所有建文帝曾经存在过的所有事实进行抹杀和篡改。永乐帝朱棣之所以这样做,是有着必须这样做的原因,首先朱棣的皇位并没有得到明太祖或者建文帝的承认,朱棣为了让四海皆臣服于他,就必须抹杀掉建文帝朱允炆的一切。其次,朱棣不愿意背负着谋朝篡位、谋杀侄子的罪名,于是他只有努力的纂改历史,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